頭痛現在成為了這個社會的通病,影響頭痛的原因有很多,熱著了、凍著了都可能引發頭痛。像是老師這種經常低頭的職業,也是很容易頭疼。中醫說:經常玩手機,過度低頭這兩個動作就很容易引發頭痛。中醫解釋說,當你的姿勢不對的時候,頸部肌肉與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就會引發肌筋膜的傳導痛,刺激神經而產生頭痛。
長時間低頭滑手機竟也會造成頭痛
有一個詞語叫做“頸因性頭痛”,我們平時很少聽到這個詞,但是我們經常體會這個詞語,我之前有一個患者,是一位52歲的男性,剛開始只是感覺脖子有一些酸痛,就沒當一回事,看手機的姿勢也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久而久之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感,嚴重時甚至連頭都在痛。
頭痛嚴重時,連覺都睡不好,他為了控制頭痛,就會吃止痛藥,但是止痛藥改善不了什麼。反而生活受到了影響,中醫說:像是這樣頸、肩、上背連至臂及手指的酸、麻痛感,都是由於長時間玩手機姿勢不對或者是工作負擔過重長期低頭導致的。
韌帶、肌肉僵硬造成肌筋膜傳導痛!針灸、舒筋舒緩疼痛
長期使頸部肌肉與韌帶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壓力升高,導致頸椎退化加速,甚至有脫位、突出及長骨刺的現象,而且病人的頭痛也是由頸部問題所引起,臨床上稱之為“頸因性頭痛”這種頭痛和一般偏頭痛有一些不同。
頸因性頭痛大部分都是因為姿勢不當造成的,讓頸部動作受到限制,周邊的韌帶、肌肉嚴重僵硬,就會引發肌筋膜的傳導痛。推薦患者進行針灸和舒筋手法,僅放鬆局部緊張肌肉,並調整頸椎關節的小錯位,逐漸恢復頸椎正常的曲度,讓頸部的酸痛感大幅減輕。
生活六大要點防止“頸椎癥候群”上身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頸椎癥候群”就是中醫所謂的“痺證”,經常是因為慢性勞損、外傷或體弱導致氣血運行失常,經脈痺阻不通,進而誘發肢體筋骨出現疼痛及麻木的症狀。提醒大家,避免“頸椎癥候群”惡化,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平時需要多多註意頸部的姿勢,必要讓頸椎長時間處於前傾的狀態,建議經常微微收下巴矯正。
2. 不要讓頸部經常過度負重,避免提的背包過於沉重或者長時間用同一個肩膀背背包。
3. 如果由於工作需要要經常使用電話,建議不要用脖子夾住手機聽電話,可考慮用耳機式聽筒。
4. 不要躺在沙發上或床上玩手機,玩手機的動作一定要規範。
5. 盡量不要維持同一姿勢過久,超過30分鐘最好伸展活動筋骨。
6.如果肩背酸痛症狀超過半年,上下肢麻、痛或無力持續,且伴有排尿困難或尿失禁等症狀時,這就表示頸椎病變的較嚴重了。